Over the wall
I will record here some information or opinions that I believe.
Everything is selected based on my subjective judgment.
封面 我的头像出处,《Lian》当中的女主铃音,头像以及本封面都是碟子附赠的图片。片子非常意识流,那种感觉就像第一次看 eva 一样,有点跟不上节奏,或者说觉得非常混沌。
首先,把移民和工作分开:很多人移民了还是要辛苦工作
其次,把移民和 “改变命运” 这件事分开:很多人移民了并没有太大的改命
然后,把移民和与众不同这件事分开:很多比你条件差的人也成功了
然后,把移民和鹤立鸡群这件事分开:即使你移民成功了别人也未必羡慕
然后,把移民和生活中任何一件事联系起来:它就像任何一次部门间的工作调动一样平常,组织捞人 捞到你了,组织说让你去海外你就去了,就完事了(和你的个人素质并无关系:比你的英文水平好很多的人,其实也没移民;比你 IT 能力再高的人,其实也没移民;怎么就论到你移民了呢?是的,就是轮到你了。)并不高不可攀,甚至就像喝水
然后,你会发现 V2EX 其实并不是一个特别适合讨论移民这件事的 BBS,尤其是在增强移民信心和让移民可行性落地的方面:盖因它无法像讨论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一样讨论移民,它没这心胸。
不想反驳一些人的观点,毕竟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。
但是,作为一个个体,你需要明确:
1 、你的一辈子很短,你必须优先考虑眼前的幸福,而不是未来潜在的幸福。比如,我承认中国在改善、在发展,但是在可见的未来几十年,许多问题依然不会得到解决( e.g.建立独立的司法体系、健全对弱势群体的保护)。这是一个价值观选择题:你选择去伟大地建设这个国家,还是优先保护自己和家人?很遗憾,我比较自私,我也不是伟人,我选择短期内更能保护我个人利益( e.g.有健全的劳动法、有工会、可以自由访问互联网并且自由交流思想)的地方。
2 、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,是一个“协议”、“合同”,而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强加于个体的道德义务。有兴趣的可以参考这里的讨论: 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48440859 。所以,不要被这种政治概念和集体思想绑架,否则你就是韭菜——或者你是站在有资源的那一边,可以利用这个概念去绑架别人、割别人韭菜。
3 、移民与否,取决于你在哪里更有优势、能活得更好。我认识的大部分回国的同学,都是在国内非富即贵的。我想了想,似乎非常合理:因为他们回去可以轻而易举地活得很好甚至随意割别人韭菜。如果你也是有本事割别人韭菜的,那就留在国内,毕竟国内机会比较多。但是如果你不属于这种,那么就想想你最在乎什么( e.g.钱?健康?生活丰富度?稳定性?冒险刺激?相对公平的允许你靠自身努力上升的发展平台?)、如果去国外你是不是可以活得更开心( e.g.哪些地方可以提供你在乎的这些东西)?
没有一个国家是完美的,日韩、欧洲、美国、新加坡都有各自的问题(日韩-经济并不是很好、并不是未来的主流市场、发展上限较低;欧洲-经济也不是特别好,除了德国英国稍微好点;美国-在太平洋两岸两位书记的联手协作下,民粹主义盛行;新加坡-主要产业为金融服务业,没有太多 tech 行业的机会)。如果你想追求刺激、追求暴富,那么可能中国更适合你。
但是国内也有国内的问题——e.g.摘取 11 例器官判 2 年 4 个月,写小黄书判 10 年半; 996 是常态;弱势群体随时有可能被“集体”绑架和以“维护集体利益”的名义牺牲。坦白说,中国虽然近年经济发展迅速,但是在对国民个体的保护上与西方国家还差着一整个“文艺复兴”(西方所有价值观的基础——“以人为本、破除神权”)。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弱势群体,那么可能中国对你来说就是 hard 模式。
最后,再次非常诚恳地建议很多和我一样的“弱势群体”,不要被别人割了韭菜,还帮着人家吆喝。保护好自己和家人、健康快乐地过好自己短暂的一生,这才是最重要的、这也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天性和权利—— [身为韭菜,不要自己给自己画饼] 。
另外关于移民途径,似乎现在还是挺多的——人口减少是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巨大挑战,所以只要你年轻还是有很多机会的。全球发达国家中似乎只有美国是移民非常难的。
1 、加拿大——读书、拿工作签、枫叶卡;甚至如果不去加拿大读书和工作也可以直接申请枫叶卡,只要你打分足够——年纪轻加分、高学历加分、工作经验加分(自行搜索加拿大移民 Express Entry 打分系统);
2 、新加坡——只要能找到工作就能申请到工作签和之后申请绿卡,没有名额限制。位于新加坡的 tech 公司虽然不多,但还是有几家,之前在 v 站也看到过相关的招人贴,请自行搜索;
3 、欧洲——只要能找到工作,就能申请到工作签并且之后申请绿卡,无名额限制。但是直接找欧洲工作比较难找,因为欧洲人自己找工作本身就比较难了(尤其是英国,暂且还是把英国算在欧洲吧 lol )。加入国际公司再申请内部 relocation 的思路比较有实操意义,前提是你能说服老板为什么要 relocate 。要么就还是读书、工作签、申请绿卡,也不是很难。
4 、美国——除非能直接找到工作并且申请到 H1B,或者加入在华美国公司一年后以 L1 签证调来美国;要么就是读书、找工作、申请 H1B 、申请绿卡;要么就是投资移民、结婚移民等途径了。
5 、日韩——不清楚,按理说也不会很难。途径还是一直有的,就看你愿不愿意冒险和花成本了。经济上,我之前也见过许多国际学生贷款来读书的——可能国内觉得不可思议,但是美国挺常见的,如果你读 MBA 或者 JD 或者 STEM 这种未来赚钱能力强的学位,无需美国人担保即可贷款,请自行搜索 Prodigy Finance 。学校申请上,你如果是为了找工作,未必一定要申请顶尖名校,找工作够用就行。
所以,加油!